死亡超66万! 美国抗疫大溃败五大“病根”

9月1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色旗帜摆放在草坪上悼念新冠逝者。当日起至10月初,超过66万面白色旗帜摆放在华盛顿纪念碑附近悼念美国超过66万名新冠逝者。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全球报告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经历过今年1月的“至暗时刻”,7月中旬以来美国又迎来第四波疫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4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100万例,累计死亡超过66万例。
为何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却遭遇抗疫“滑铁卢”?
“病根”之一:党争为大
两党制的美国,一些政客始终将党派利益放在民众生命健康安全之上。新冠疫情成为两党互相攻讦的“武器”,政客之间“权力的游戏”给抗疫带来巨大破坏。
早在2020年1月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已收到警报,预测新冠疫情将在美国发生并可能发展成“全球大流行”。然而为了保持经济和就业数字“好看”、赢得支持率,当时的共和党政府刻意淡化疫情警告,限制医学专家向公众发布信息,甚至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民众,称新冠是“大号流感”,感染病毒的风险和死亡率“非常低”,导致防控疫情的“黄金窗口期”被白白浪费。
民主党也半斤八两,一些民主党官员在“打嘴仗”上花费了比抗疫更多的精力。不久前因性丑闻被迫辞职的纽约州前州长科莫曾在疫情初期严厉指责联邦政府不作为,其支持率一度飙升。然而纽约州总检察长今年1月公布的调查显示,科莫自己的报告就大幅压低了该州养老院新冠死亡人数。
抗疫政策也沦为党争“筹码”。两党政客围绕核酸检测标准、是否应戴口罩、是否复工、医疗物资分配以及救助法案条款等频繁展开拉锯战,延迟了抗疫措施的实施。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去年5月报道,美国在社交隔离措施上的迟缓导致了90%的新冠死亡病例。
“病根”之二:“散装”体制
美国实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治理,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务属于各州的州权,以州和地方政府为主管理。“散装”的分权体制使美国在应对疫情时面临巨大障碍,联邦和州政府各自为政、相互掣肘,难以迅速整合资源协调应对。
“病根”之三:生命鸿沟
美国多数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企业是私营的,医疗成本高昂长期为人诟病,而美国政府既没有意愿也缺乏能力改变资本的主导地位。资本优先、利益优先使民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得不到平等保障。所谓“民主灯塔”在疫情中留下了侵犯人权的新纪录。比如,一些医疗机构就默许对新冠患者“选择性救治”,贫困民众、少数族裔及其他弱势群体首先被放弃治疗。
《大西洋月刊》评论说:“不是新冠病毒撕裂美国,而是疫情暴露了美国的撕裂。”
“病根”之四:社会极化
美国一些群体片面强调个人自由。戴口罩、社交隔离、打疫苗等措施遏制疫情的效果在科学上早已证明。然而在美国国内,要不要推行这些措施变成了价值观之争,上升到是否“侵犯个人自由”层面。伴随而来的是反口罩、反隔离、反疫苗等各种抗议活动,严重阻碍了防疫措施的推行。价值观分歧又与党派之争交织在一起,变得更加激烈而极化。
“病根”之五:美国优先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不仅没能承担起应负的国际责任,反而任由病毒向别国扩散,在疫情急剧扩散期放任大量美国民众出国旅行;大搞“疫苗民族主义”,囤积远超其国民所需的疫苗并限制疫苗出口;在抗疫关键时刻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扰乱国际抗疫大局。
超过66万生命凋零,没能让美国政客反思国内抗疫失败的原因。他们反而急于借病毒溯源问题向中国“甩锅”推责,以转移民众视线。为了利用溯源问题达到政治目的,美国政府企图施压世卫组织发起针对中国的“定向溯源”,还动用情报机构炮制所谓的溯源调查报告。
“我们正在辜负彼此”,今年8月《今日美国报》周末版以此为题报道美国当下的第四波疫情。如果不祛除政治体制和价值观的种种深层次“病根”,可以预见,美国的疫情难以真正得到有效控制。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莹)
[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